大学生村官征集“舌尖上的锡山” 47种美食上榜

  随着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热播,一道道美味勾起了人们心底的记忆。锡山区的82名村官也发起了“寻找舌尖上的锡山”的征集活动,共搜集到散落在民间的47种美食,其中苦草饭、三鲜馄饨、黄烧饼等老味道都榜上有名。

  光绪年间就有的百年老烧饼

  担负着寻找本地美食的重任,东港镇新巷村的大学生村官虞嘉晔问了当地好多老人,大家一致推荐赫赫有名的“黄烧饼”。

  沿着黄土塘菜场走到底,虞嘉晔很快就找到了一间10平米左右的小屋。屋里60岁的姚国洪师傅正在做着热气腾腾的“黄烧饼”。“我们家的烧饼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姚国洪骄傲地告诉记者,他的祖父姚舜民早在清光绪年间就开始经营“黄烧饼”。当时镇上有好几家糕饼店都制作“黄烧饼”。这些糕饼店单家中备用的猪油、白糖等辅料,每家往往要储存几大缸,可见当时“黄烧饼”的销售是何等的火爆。而他家的黄烧饼由于新鲜,料足最受好评。如今,那些有名的点心师傅大都已经作古,但姚家的店却传承至今。姚国洪的父亲姚永志做了一辈子的黄烧饼,一直活到80岁,而姚国洪成了姚氏“黄烧饼”的第三代传人。

  姚氏黄烧饼为啥好吃呢?姚国洪告诉记者,他家做的黄烧饼制作工序十分讲究,必须选用上等精白面粉,揉和后经一昼夜的发酵,然后嵌进油酥,加进上等白糖及厚板猪油等多种原料,然后制成饼坯。而馅心分别为荠菜猪油、葱花猪油、豆沙猪油,再加上椒盐和白糖玫瑰等。等饼坯和馅心都做好后,饼面还要洒上白芝麻,然后放在平底铁锅里,用炭炉烘烤。此外,为了让烧饼口感外脆里酥,他们还使用了特制的锅罩。锅罩上要蒙一层厚厚的湿草木灰,再把石棉覆盖在上面扎紧,做成锅罩盖。这样制作出来的烧饼外观金黄透亮,外脆里酥,入口喷香,咸中带甜,具有“香、脆、酥、软”的特点。

  “做黄烧饼对我来说不仅是谋生手段,也是对老街坊的一份承诺。”姚国洪告诉记者,黄土塘几乎人人都吃过他做的烧饼,很多老街坊更是日日都买。

  每年只开10个月的烧卖店

  村官徐泽元把寻找美食的焦点落在锡山区东亭老街上,这里有一家传说中每年只开10个月的馄饨烧卖店,只做烧卖和馄饨却名声响遍无锡。小店开在东亭老街东亭小学南面的弄堂里,自东向西走进去约30米就能看到。店面积不大,放个五六张桌子就满了,但店外等的客人却络绎不绝。有经验的食客都知道,要吃阿贵烧卖最好上午去,因为下午一般就没有位子甚至卖光了。

  “为什么店一年只开10个月?”店老板阿贵告诉徐泽元,他的店是1985年开张的,20多年了一直生意兴隆。店里的招牌阿贵烧卖,与其他烧卖最大的不同处就是讲究新鲜。为了保证馅肉的新鲜,他每天早上都自己去菜场挑选最新鲜的后腿肉,然后做烧卖,当天卖完。而夏天肉质不容易保鲜,为了确保烧卖的新鲜,所以他们店每年的7月21日至9月9日都会歇业,放暑假。除了新鲜,阿贵烧卖店的烧卖也格外鲜美,而秘密就在汤汁里。原来,阿贵烧卖另一个与众不同处就是烧卖的馅里面有特制的汤汁。每天早晨,阿贵和他的伙计都会熬上浓香的猪皮汤,然后将汤汁倒进一个铁盘内。等到拌馅时,再把猪皮汤包进烧卖里。等烧卖蒸好出炉后,客人一咬就是鲜美的汤汁。

  除了烧卖,三鲜馄饨也是阿贵店里的招牌。三鲜馄饨以精选腿心肉、淡水虾米、榨菜制成馅心,故称“三鲜”。而三鲜馄饨的汤汁也是一绝,一般用肉骨头吊汤、豆腐干丝、蛋皮丝为佐料。汤色清澈,鸡味浓郁,口感鲜美。

  家家户户都会做的苦草饭

  除了店家的美食,锡山人也有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的美食——苦草饭。“苦草饭,你别听它名字不好听,吃起来是软糯喷香。”家住东亭镇的老徐家就年年都做苦草饭。老徐告诉记者,苦草又称苦艾。过去,苦草在农村的乡野很多,尽管不起眼,而人们却对它很偏爱,有的还特意种植在家前屋后,每至端午,将它连根拔出,加上蒿草,用红头绳扎紧,系于门环,意为辟邪。夏日的乡下蚊虫多,炎热的晚上村民也会用晒干的苦草熏驱蚊虫,效果奇好。进入深秋,苦草叶黄,人们就把它拔出晒干,捆扎一起。

  等到了三九,这些晒干的苦草就派上了用场,巧手的主妇们把这些苦草洗净后煮汤,然后用这汤水和着糯米做苦草饭。待饭做好,那清香随着袅袅的热气,从木制的锅盖缝里飘出,感觉特别的沁入心扉。端上饭桌后,老人会交待媳妇女儿一定要吃,尤其是产妇,更要多吃,说是苦草饭能调经止血,驱寒保暖,更有抗病毒、护肝胆的作用。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锡山的人们却依然没有忘记苦草饭,反而做得更精致。有创意的市民还在苦草饭中又加进了黑糯、红枣、麦片、赤豆、莲心、红糖、蜂蜜等,让苦草饭的口感更好。而现在坊间的邻家奶奶,虽住在镇上,但她们还是每年到乡下去收集好多苦草,一到冬天,要做几次苦草饭,然后端些与邻里分享,成为一道特殊的风景。(唐奕 杨洁丹)

上一篇:天气炎热儿童医院一天接诊3000人 医生忙到吃不消
下一篇:白天出门天气炎热 夜间患者爆满急诊变“慢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