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与古诗的自觉对话
红豆集团当代爱情诗大奖揭晓
湖南长沙宋志刚折桂
七夕传真情,红豆寄相思。8月15日,备受关注的“中国•红豆绒杯”当代爱情诗大奖赛各项奖在无锡红豆杉庄正式揭晓,来自湖南长沙的宋志刚以组诗《红豆,那颗磅礴的心跳》在4.62万首投稿诗作中脱颖而出,获得特等奖。胡云昌等60多位作者分获一、二等奖、优秀作品奖和校园诗作奖。红豆集团当代爱情诗大奖揭晓
湖南长沙宋志刚折桂
本次大赛由中国诗歌界最权威的《星星》诗刊杂志社与红豆集团联合举办,是全国首个以红豆、红豆七夕为吟咏主题的当代爱情诗大奖赛,不仅激发了广大诗歌爱好者的创作热情,使佳作频出,还充分展示当代爱情诗的优秀成果,进一步弘扬了正确爱情观。据悉,本次大赛共收到来自大陆34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台湾,以及海外的美国、法国、日本、韩国等世界各地的8542位作者共计46205余件(首)华文爱情诗歌作品。
红豆是爱情的种子、信物,古往今来一直是诗人争相吟咏的对象,本次获奖诗歌不少是难得一见的佳作。在诗歌评论作者张德明看来,本次的优秀新诗之作是现代与传统的自觉对话,并与古诗构成了互相阐释、互相诉说的互文性关系。像获得特等奖的《红豆,那颗磅礴的心跳》组诗里,诗人宋志刚就着力展示了这种互文性关系,成为一个不可多得的范本。“打马过南国,山河壮丽。圆润的内心此起彼伏/如果非要破碎,就破山石,碎乌云/书信止于边疆,伤悲止于云端”。其中的南国、山石、书信、边疆、云端等词语,古义氤氲和情绪粲然。他认为,这本是源于古代文人骚客对于人伦情感的艺术演绎形式,却依然在当代诗歌中焕发生机与活力。张德明表示,本次大赛不光是以爱情这个主题来弘扬新诗文化,促进当代新诗繁荣,还加强了新诗与古典文学传统的深度联系,促使人们思考如何来继承中国传统文学和文化的精髓,并使其发扬光大。一等奖获得者胡云昌的《 唐诗宋词里的红豆标本》、王太贵《在一首诗里邂逅红豆》也都对新诗与古诗成为互文性关系进行了很好的表现,可以说是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对话、接通的成功尝试。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爱情是千百年来人类最永恒的主题,爱情诗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王维的《相思》诗,无凝是一首流传最广的爱情诗之一,从古到今,一直被人吟诵。以王维相思诗中的红豆命名的红豆集团,一直致力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倡导正确的爱情观。
上世纪1990年代,西方文化思潮席卷而来,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受到年轻人热捧,在此冲击下,清明、中秋、七夕等中国传统节日日渐式微。许多人发出感叹:传统文化真的没落了。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周耀庭认为,复兴传统文化,需要的是行动,而不是坐而论道的空谈。为复兴传统文化尽心出力,是每个企业应尽的责任。而红豆这个名字正是来自著名诗人王维的千年古诗,包含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为此,红豆集团从2001年开始,率先举起“红豆七夕节”的大旗举办系列活动,着力将七夕节打造成中国人自己的情人节。每年投入巨资,通过诗歌朗诵会、民俗论坛、笔会、晚会、情歌大赛、寻找当代王维诗歌征集、爱情故事大赛、游园、20万大奖寻找当代王维、征集最美爱情故事等等多种形式,倾力打造中国情人节,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此举引发轰动效应,并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著名诗人余光中盛赞红豆此举是“用红豆抵抗玫瑰”。2006年,“七夕”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并被中宣部等七部委联合发文定为“我们的节日”。
为了进一步繁荣爱情诗创作,弘扬正确爱情观,特别是推动中国当代爱情诗再度辉煌,2014年7月1日,由《星星》诗刊杂志社与红豆集团联合启动了“中国•红豆绒杯”当代爱情诗大奖赛征文活动,作为红豆七夕节的一项重要活动。现在经过一年的征集及后期评选,在今年七夕——中国情人节前夕颁奖。
据悉。为确保大赛公平、公正、公开,整个评选经过初评、中评、终评三轮评选,著名诗人、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叶延滨 ,著名诗人、《诗刊》常务副主编商震,著名诗人、《星星》诗刊主编梁平,著名诗人、《星星》诗刊执行主编龚学敏,著名诗评家、南开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罗振亚等组成了强大的评委会进行了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