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新闻 > 正文

红豆集团前身 — 港下针织厂的起源
2016-04-26 11:13:33   来源:   评论:0 点击:

      红豆集团的前身是港下针织厂,于1957年4月起步,叫针织厂,主要弹棉胎、织草席、扎扫帚、织土布,有工人17名,发展到11月份已有40人,并正式命名为港下针织厂。港下针织厂经历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风风雨雨,求生存,求发展。到1982年,年产值仅28.06万元,濒临倒闭。 

      针织厂起源于1952年,当时周林森卖掉一只船,买了骆驼机(轧棉机),租了陈市南横头邹叙兴家的房子,私人开了一个轧棉花、做棉毯的小作坊(个私民营经济),用骆驼机轧棉花,小作坊共有7个人。

     1955年秋,小作坊搬到戴家墙门旁的平房里,有张缪舍村(当时称大队)思前圩自然村(称小队)的一个小队办的小作坊首先并入进来,人数增到11人。

     1957年4月17日,小作坊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把所有的设备搬至陈墅河南的戴家墙门并“折价兑现归公”,骆驼机(新棉花机)做棉毯小作坊里的周林森带领程菊妹、周歧生、蒋宝兴、周永生、蒋桂洪、范掌林,老棉机的蒋元生和蒋洪生、包定桢、蒋茂盛首先加入进来,随后各种小手工业者的并入,小作坊人数增至17人,形成小厂,叫针织厂。

     后来,公社把陈墅困难家庭和乡政府干部家属安排进厂工作,人数达到40人,小厂正式起名为“港下针织厂”。接着,小厂搬到陈墅河北面,租了原乡政府做过医院的老房子里作厂房。

    1958年,当时港下公社派陆惠芳为党支部书记,蒋元生是队里出来的村干部,出任厂长。创始人周林森诚实守信,从小学弹棉花,是当地有名的弹棉花匠,继续负责轧棉花、做棉胎。当时周林森夫妇带着在上初中的儿子,全家住在厂里,以厂为家,弹棉花这个活不仅脏,而且还是个重体力劳动,大冬天干活常常只需要穿一件衬衫。蒋元生与周林森带领大家勤勤恳恳干活,吃苦耐劳,为了按时完成活,他们经常在晚上加班,当时没有电灯,只能点着油灯,在灰暗的灯光下干活。周林森夫妇比较年长,他们经常主动照顾大家,大家亲切地喊他们“老伯伯”和“老娘娘”(就是伯父、伯母)。

     1959年,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港下针织厂不断扩大规模,厂里有了多台轧花机、织席机、织手套机以及织布机(铁木机)。而且,为了加强港下针织厂的管理,公社里还加派了干部过来,厂里全年的产值由最初的几百元增长到了八九千元。由于周林森既诚实守信,又吃苦能干,还能团结大家,1959年12月他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是港下针织厂成立后第一个入党的党员。
同年,县里决定港下针织厂挂靠国营企业“无锡市新呢布厂”,厂里派包定桢去无锡新呢布厂学习了织布和机修技术,新呢布厂派姜金元常驻针织厂,指导办厂,还派一名叫王希斌的员工作为技术指导。在无锡市新呢布厂的大力帮助下,港下针织厂快速形成规模,除了满足当地的生产和生活用品需求外,生产的产品已有了剩余,无锡新呢布厂的推销员帮忙把产品销到苏北等地。

     1960年,港下针织厂全年产值达到了六万元,人员达到近百人,成为港下人民公社农、工、副业中效益最好,大家称为农村的“摇钱树”!

     1961年,虽然是国家三年困难时期,港下针织厂却稳步发展,但公社指示要求干部带头下放到农村,厂长蒋元生下放到了他所在的勤丰大队。

     1962年,在“以粮为纲”的号召下,港下针织厂的大批员工开始下放回家。秋天,创始人周林森也下放回家,厂里留下几个人每日开门、打扫,厂里的生产陷入困境,面临倒闭。

     1963年,周林森从春到冬,由于积劳成疾,拖着病体四处求医。次年11月,周林森病逝。
      港下针织厂在这样的冲击下,但没垮掉,依然举步维艰的运转着,显示出了顽强的生命力。

相关热词搜索:港下 红豆集团 针织厂

上一篇:“春天行动”奏响“爱的和弦” 红豆构建关爱员工的三重保障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