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往往是城市里最能体现“人间烟火气”的地方,而部分农贸市场周边停车难、停车乱却成了长期影响市民生活质量的“顽疾”。为此,“城管+公安+保安”三方共治停车秩序等新治理方式在无锡全市范围内逐步推开。
新建菜场 规划之初重点考虑
在一些新建、改建的农贸市场,停车问题已经作为预先考虑的管理事项纳入前期设计之中。
1月27日是阳山商贸城回迁后正式营业的第一天。当天,6名城管队员和8名第三方停车秩序管理人员到岗维持秩序,引导市民有序停车,对发现的违停采取锁车、告知等手段进行纠正。“8点到10点的早高峰时段,停车位略显紧张,但是市民基本上能做到停车入位、顺向停车,周边没有明显的乱停车现象。”阳山镇综合行政执法局一中队队员介绍,高峰期过后,停车位富余,不存在停车难问题。
当天较好的停车秩序与前期合理规划和宣传引导是分不开的。在商贸城改建过程中,停车管理部门就介入其中,和市场主体方一起规划设计停车设施。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商贸城楼顶和北门附近区域规划为机动车停车区域,停车位约300个,商贸城东西两侧和北侧地面区域规划为非机动车停车区域,并加装辅助停车设施,最大限度利用停车场地。在市民都能顺向停车的情况下,可同时停放非机动车300辆左右。
在此前一天,属地停车秩序管理部门就通过多种途径,发布停车公告,告知市民哪些区域可以停放何种车辆,辅以现场管理人员有序引导,市民知晓度、满意度较高。
已建菜场 挖掘周转既有资源
没有改建的农贸市场,如何缓解停车难、治理停车乱?
近期,去新吴区春勤农贸市场购物的市民发现,原来售卖活禽和宰杀活禽的区域被改建成了非机动车停车区域。“原来要么把车停在市场外路边的人行道上,要么把车骑进市场内。”市民黄先生说,现在一进市场就有管理人员引导停车,市场内部干净、畅通,买菜时间也缩短了不少。
“提升农贸市场周边停车秩序,必须补齐硬件设施和细化日常管理两手抓。”江溪街道城管部门介绍,最大可能挖掘市场内部及周边区域的停车资源,是缓解停车难的先决条件,如何让有限的停车区域得到最佳利用,则是管理效率问题。从2020年11月起,江溪街道辖区6个农贸市场全面实施日常秩序第三方管理,第三方负责及时发现并解决农贸市场周边的环境卫生和市容秩序问题,城管执法中队加大执法力度,同时,属地政府统筹区域实际情况,增设停车位或新建停车场,应用智慧停车技术,完善道路交通管理体系等多项管理措施综合施治。
目前,引进第三方管理停车秩序的做法已经在锡山、惠山、滨湖、新吴等区域逐步推开,形成了市场主体方管理加城管加公安加保安的“一体三方”协同治理的管理格局。
先天不足 统筹考虑配套服务
受客观条件限制,有些农贸市场周边并不具备增设停车泊位的条件,有些区域缺乏足够经费引进第三方管理,这些市场周边停车秩序怎么提升?
中心城区有些农贸市场设置在社区内部或居民楼下,这类农贸市场一般服务半径小,对于周边居民来说,下楼就能买菜,一般不存在停车问题。但有些农贸市场周边道路本身就是停车难区域,出入口甚至正对着通行量较大的背街小巷或主次干道,如中南路的中桥市场、稻香路的稻香市场等,附近停车泊位已经“应划尽划”,没有更多路面停车资源。
“应该优化人流量大的农贸市场周边的交通组织,完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在春勤农贸市场采访期间,不少骑电动车来买菜的市民都提到,从小区到市场只有两条公交线路,一条66路班次多,但是下车后要步行七八百米,一条771路下车后可以少走两百米左右,但是车次非常少。“如果能像去朝阳农贸市场一样坐公交,出行就可以更多样化了。”
在基层一线负责停车秩序管理的秦先生说,开发农贸市场周边停车资源应该做更精细的调研,包括市场服务半径和客流量、公共交通配套和市民出行方式、车位周转效率等多个方面。在管理方面,应该更多发挥市场主体方的作用,把做好停车服务作为提升配套服务品质的一个方面来统筹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