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二泉讲无锡丨为什么无锡人嗜甜?听过10斤排骨放1斤糖的做法吗……

身为土生土长的无锡人,

小编从来都没有觉得无锡菜甜过,

只会觉得:这菜不够甜,应该再加点糖!

菜太甜?

 

但是根据《2013年中国美食网络发展及趋势报告》所说,
十大最爱吃甜城市无锡只排第四。

广州、苏州、上海都在我们前面!

你问小编我怎么看?我只能表示:

小编查了查百度百科,

上面说:

广州菜讲究追求原料的本味、清鲜味。

上海菜以浓油赤酱、咸淡适中为其特色。

关于甜,也只是说烹调方法上善于用糖。

苏州菜特点是浓中带淡,

口味平和,咸中带甜。

我们无锡菜的口味偏甜偏清淡

一个“偏甜”就能看出什么了吧~

 

 

无锡人爱甜应该算是全国都出名的,

就说之前的《舌尖上的中国》

就特别介绍了无锡菜的甜,

里面就特地介绍了三凤桥排骨,

节目中介绍烧制排骨的时候放的糖几乎占了排骨重量的十分之一,这么一算的话,烧十斤排骨就相当于要放一斤糖了!!这种烧法在整个中国应该算是非常少见了,但这也不妨碍三凤桥排骨扬名四海,可见即使偏甜,这排骨也是好吃的~

 

除了排骨,还有小笼馒头也是无锡甜的代表之一,之前看见有网友说,吃了那么多小笼包,感觉上海、杭州甚至香港等地的小笼汤包,整体都比较接近,肉馅的颜色是原色,个头不大,讲究一个鲜字,顶多略微有点咸。

但是无锡小笼不仅个头大,肉馅大,而且放了很多的酱油,最厉害的是甜,苏州无锡地区口味非常甜,而无锡小笼馒头更是苏南的甜中之王,非苏南地区的人一般都很难吃得惯。

如果说沪、杭的小笼甜度是3,苏州的甜度是6 ,而无锡小笼馒头的甜度可以说是达到8-9了。

 

但是为什么无锡菜这么爱放糖呢?

其实到如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小编经过研究,觉得以下说法应该是比较正确的。


多放糖好吃

就拿小编来说,如果端上来一个菜不怎么好吃,只要再放点糖,就会觉得明显比原来要好吃很多。

其实做菜的时候,放糖是有多种作用的。

1、调味:在烧菜的时候加糖,可提高菜肴的甜味;白糖也是万能“缓冲剂”,让一些菜不至于太咸、太辣、太酸或者太苦。另外放糖还能提鲜,起到解腻的作用,适合做肉菜的时候使用。

2、上色:糖可作糖色,其颜色以黄到红逐渐加深,这是一种纯天然的色素,且有一定光泽,让菜看上去更加诱人好吃。

3、增香:食糖发生焦化后会产生令人愉快的焦香味,增加香味。

 

4、入味:糖能促进胶原蛋白膨润,让肉质更加软烂多汁,让菜肴更能入味。



交通发达

隋炀帝时期,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无锡古运河就是其中的一段,这段运河也就成为了南北运输的大动脉。

在明清时期漕运高峰时,无锡同湖南长沙、江西九江、安徽芜湖并称为“全国四大米市”,成为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交通发达了,无锡人自然也富起来了,无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不像四川等地那么潮湿需要吃辣祛湿。糖在古代又是奢侈品,有钱才吃得起糖,所以就算无锡不产甘蔗,无锡人依然也可以吃到糖。
 


历史原因

无锡人嗜甜,历史上来讲,应该与宋室南迁至杭州有关。 北宋文人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将中国当时的口味分布概括为“大抵南人嗜咸,北人嗜甘”。与今天的甜咸地图完全相反。南宋迁都后,将北方的饮食习惯一并带来。

典型的是小笼馒头,就是源自开封的灌汤包,因此在此之后变成了“南甜北咸”的局面。
 

 

特色菜都甜

其实说起来也跟无锡的特色菜有关,你看苏州、上海的特色菜一般都没无锡的那么甜,所以人家就会觉得无锡菜比较甜。

比如说最有名气的三凤桥排骨、无锡小笼馒头、脆鳝等等。这些菜都是比较甜的,那外地人来吃无锡菜一般吃的都是这些菜,那当然会留下无锡菜都是甜的这种想法了。

 

 

最后小编提醒大家一句,甜的菜固然好吃,但是也要适量哦。如果吃糖过多,必然影响人体摄入其他营养。尤其是儿童不宜吃太多甜的,否则会影响吃正餐时的胃口,影响他们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吃完甜的不好好刷牙容易引起龋齿,所以吃完糖或含糖的食物后一定要注意清洁口腔。

 
上一篇:【有个无锡人】她是中国最后一位“先生”,比中华民国还要年长100天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