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二泉讲无锡丨这个无锡人是个“学渣” 却造出了中国第一艘轮船

据媒体报道今年前9个月,

中国造船业订单数量稳居世界第一

如今中国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

产量已占据全球造船业的三分之一,

这与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密不可分,

也离不开那些为了中国造船业

付出毕生心血的能工巧匠们。

 

说到这里,小编就不得不提三个无锡人,

因为中国自制的第一艘轮船——“黄鹄号

就是他们设计建造的。

 

黄鹄号模型

 

这艘“黄鹄号”就是由这三位无锡人设计建造的。

 
 
 

                     徐寿                                             徐建寅                                            华蘅芳

 

1861年,为了挽救清朝,曾国藩等洋务派,在安庆开办了一座军火工厂,取名为“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以研精器数、博学多通的荐语征聘了徐寿和他的儿子徐建寅,以及包括华蘅芳在内的其他学者。

 

1862年,华衡芳、徐寿等人也不负众望,用3个月成功研制出第一台完全由中国人制造的蒸汽机。这次试制的成功,为制造火轮船奠定了基础。 

 

之后“黄鹄号”于1865年由徐寿他们几人合作设计、安庆制造局建造而成。“黄鹄”号试航时曾经轰动一时,但并未正式投入实际使用。但是它的诞生也揭开了中国近代船舶工业发展的帷幕。

 
 
 


1868年,中国自造的第一艘大型机器轮船“恬吉号”竣工。“恬吉号”设计制造者就是徐寿、徐建寅父子等人。

当时曾国藩登船试航,称赞此船“又快又稳、坚硬灵便”,以“四海波恬,厂务安吉”之句取名为“恬吉”号。后避光绪讳改名叫“惠吉”号。“恬吉”号的建成是我国近代造船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之后徐氏父子在上海又设计制成了“操江”、“测海”、“澄庆”等船,为改变我国近代造船技术的落后状况作出了杰出贡献。

 
 


下面,让小编来说说徐寿,

他不仅设计出了中国第一架蒸汽机、轮船。

他还是中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

 

徐寿1818年出生在无锡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徐寿4岁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

母亲宋氏含辛茹苦,将他和两个妹妹抚养成人。

在他17岁时,他的母亲也去世了。

当时为了出人头地,

徐寿也去参加了童生考试,谁能想到,

后来能够造出中国第一艘轮船的他居然失败了。

随后为了生计,他不得不一面务农,一面经商

难能可贵的是,

徐寿并没有就此放弃对知识的追求。

放弃研究八股文,

把精力转向了经世致用之学

比如数学、物理、矿学等专业领域,

他不仅研究中国历代的科技典籍,

还研究从欧洲翻译过来的西方科技著作。

 

 

1866年,徐寿被派到上海帮助办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他到任后不久,便很有远见地提出了办好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四项建议:“一为译书,二为采煤炼铁,三为自造枪炮,四为操练轮船水师。
             

 

徐寿父子及华蘅芳在江南制造局翻译处

 

把翻译国外书籍放在首位是因为他认为,想要师夷长技以制夷,首先得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从哪儿学呢?当然是从书上了,但是当时的科学书籍大多是外文,所以译书工作就格外重要了。

故从1868年起,徐寿在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从事翻译工作17年,专门翻译西方化学、蒸汽机方面的书籍。他还和英国人傅兰雅合作,翻译了《化学鉴原》等书。
                                                                

 

这本书是中国第一本近代化学理论教科书。

 

在翻译过程中,他还发明了音译的命名方法,首创了一套化学元素的中文名称。即把化学元素的英文读音中的第一音节译成汉字,作为这个元素的汉字名称。例如,对固体金属元素的命名,一律用"金"字旁,再配一个与该元素第一音节近似的汉字,创造了 “锌"、"镁"等元素的中文名称。

 

这些名称大部分沿用至今,也就是说现在人们背诵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很多都是徐寿翻译过来的。

 

 

除了翻译书籍之外,为了培养科技人才,徐寿还和英国人傅兰雅于1874年在上海创造了我国第一所科技学校——格致书院。

 

在格致书院开办的同年,徐寿还创办发行了我国第一本科学技术期刊一《格致汇编》。介绍了很多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对近代科学技术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在晚年,徐寿仍将全部精力放在了译书、科学教育等事业上。1884年病逝在上海格致书院,享年67岁。

上一篇:听二泉讲无锡丨这栋小洋楼看着像酒店,却让无锡人谈虎色变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