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古镇有很多祠堂,
无锡人应该都知道,
今天小编给大家说的这个祠堂
是位于惠山古镇上河塘的薛中丞祠。
薛中丞何许人也?
待小编慢慢道来。
上一期小编讲的中国最后一个驸马薛汇东,
薛中丞就是他的大爷爷,
也就是薛福成的长兄:薛福辰。
字振美,号抚屏,
生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
祖居无锡县西漳寺头,后迁城内前西溪。
薛家是书香门第 。
父亲薛湘,在他小时候就考中进士,
薛湘一共有六个儿子,
分别是薛福辰、薛福同、薛福成、薛福保、薛福祁、薛福庚。
薛福辰是长子,
小时候就聪慧过人,
7岁就能试作文章。
那小编为什么要讲他呢?
那是因为他不仅读书、做官厉害,会治水,
还为慈禧治过病。
薛福辰23岁就中了举人,
咸丰十年,太平军攻克了无锡,
他与家人避居苏北,随后又去李鸿章幕府供职。
后提任为候补知府,到山东补用。
当时黄河洪灾严重,
山东巡抚知道他对水利有所研究,于是请他去帮忙。
后来他亲自驻扎在侯家林帮助治水,
因治河有功,调任候补道员,补山东济东泰武临道。
当时薛福辰还自己看医书,看了5、6年后竞精通诸家医书。
这不,看医术就看出了大用场来了。
光绪六年(1880年),慈禧太后患重病,于是广征名医,
薛福辰就由李鸿章等保荐,入宫为慈禧治病。
那慈禧到底得了什么病呢?宫中御医竟然不能医治?
其实呢小编看了看,
一共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比较官方的说法
是慈禧得了“血蛊”症,
所患为“血蛊”症,
血蛊,也称血鼓,
因跌仆坠堕后误用补涩所致腹胀膨满之证。
《证治汇补》中说:“坠堕闭锉、气逆、气郁,
误行补涩则瘀蓄于胃,心下胀满,食入即吐,名曰血逆;
瘀蓄于脾,大腹膨胀,渐成鼓满,名曰血蛊。”
因血蛊病症引起腹胀,一些病症很像怀孕,
所以就有了第二种说法,
怀孕
因为当时咸丰皇帝已去世多年,
如果传出去太后怀孕,御医们都怕惹祸上身,
所以始终不敢对着皇帝和慈禧说实话。
于是就有了薛福辰为太后打胎的说法。
第三种说法是慈禧臀部生了疖疮,这其实是小病,
但因为太医们谁敢去摸圣躬皇太后的屁股呢?
于是,李鸿章推荐了薛福辰去治疗。
薛福辰买通了李莲英,
从慈禧座垫上的血迹判断出疖疮的位置。
诊脉时,他在那个地方放了个尖钉,
慈禧坐下,尖钉恰巧将疖疮刺破,使恶脓流出。
慈禧当时虽痛得大叫,要将薛福辰拉出去问斩。
但稍后即感到疼痛消失,浑身轻松,
于是转怒为喜,重赏了薛福辰。
其中第二种说法流传胜广,
据说当时薛福辰为慈禧搭出了喜脉。斟酌再三,编了一套说辞:“太后为国操劳,心力交瘁,气血阻滞,积于腹中,治宜行气通络,清瘀活血。气血一旦通顺,凤体自然康健。”慈禧心想,这个人倒能说会道,便说:“请爱卿开方。”薛福辰知道他开的方子肯定会叫太医过目,太医们若说开了一服打胎药,岂不定他一个死罪。于是又叫人传达上去,说:“太后体贵,一般药难以速效。微臣家有祖传秘制药丸,刚柔相济,熬成汤汁服下,定能药到病除。”按规矩,宫中备有药房,宫里人是不能吃外边药的。但慈禧知道她的药方见不得人,于是答应了他,薛福辰连忙秘密去药店配了一服打胎药,次日带到宫中,让慈禧服下。又叫宫中设“千层布”遮人耳目,设“泻淤井”备产下胎儿后毁尸灭迹。过了几个时辰,懿旨传下:“太后瘀血已下,薛爱卿可以出了。”薛福辰这才松了一口气。出了宫门,也不敢再回寓所,到驿站借了一匹快马,一路飞驰,直奔老家无锡。
却说慈禧打了胎,回过神来,怕事情败露,于是就派人去杀他。结果薛福辰一到家,就假装死亡,叫家里大办丧事。几个大内高手一路紧追到无锡,看见一支出殡队伍,队伍中披麻带孝,浩浩荡荡,从南门到东门,再到北门、西门,然后折向惠山,远兜远转,好象怕哪个无锡人不知道似的。路旁看热闹的人都在议论纷纷,说薛福辰如何如何。几个大内高手听了,就回京交差去了。由于薛福辰的老谋深算,总算逃过一劫。据说无锡谚语“城头上出棺材——远兜远转”,出典就在这里。
当然这个说法是民间杜撰是可能性比较大,
根据薛氏族谱记载,薛福辰当时因治病有功,
被朝廷加赏头品顶戴,授都察院左副御史。
此外,还授予他夫人王氏为“诰封一品夫人”。
慈禧亲书“职业修明”匾额,
“人游霁月光风表,家在廉泉让水间”联句以赐。
同时赐紫蟒袍、貂裘、白狐裘等给薛福辰,
还时常将玉钩带、玉如意、宫廷珍赏等各种赏赐给薛家,
先后达百十余次。
光绪十二年,薛福辰升顺天府尹,
翌年冬调宗人府丞,一年后又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不料突患中风,半身不遂。
于是上疏请辞回乡,
回无锡不久,就于七月初二日逝世,
终年57岁,葬于大浮山,
他一生著有《青萍阁文集》、《医学发微》、《临症一得》等书,
可惜均未刊行,现仅存《素问运气图说》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