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市中的一捻针线,锡城中山路上有位奇人!

一张板凳、一个针线包,这就是全部行头;几个台阶、一处角落,这就是所需地盘。街边缝补摊,作为传统行业的代表,它正在消失。

寻觅
在锡城大东方百货旁的小巷子里,有一位胡师傅,背靠一棵大树,坐在一张白色的塑料凳上,脚边放着几袋子衣服,这一坐就是十多年。胡师傅出生安徽,17岁跟着姐夫出来缝补衣服,在南京干了一段时间后,来到无锡。缝缝补补,至今已有二三十年。早上出摊,晚上收摊,家住滨湖区的胡师傅为了方便,在中山路附近租了一间地下室,解决三餐,每天忙活完已经将近9点了,再骑着电动车回到家中休息。有人耳后夹烟,有人耳后夹花,他耳后夹钩针。胸前一把剪刀,裤子旁别着几根针。穿针引线,来去自如,不用一个袋子。



随性
为什么宁愿在路边坐着十几年,也不租个店铺遮风挡雨?胡师傅用两个字回答:自由!略带倔强的嘴角微微上扬,说出这两个字,“不租店铺,不仅仅是因为房租与水电费,还因为牵挂,没有自由!”胡师傅觉得,一旦租了店铺,就会心心念念水电网费,如果出门有事还要牵挂着店铺,这样会很累。虽然现在环境简陋,还有被城管驱逐的可能,但是活的自由,活的安心。因为地理位置靠近中山路商业圈,短短一个下午的时间,就有7、8位市民送来破旧的衣服,有附近商厦里的柜姐,有慕名而来的老人,放下衣服,定好时间,不用押金,随时来拿。

传承
胡师傅育有一个孩子,现在18岁,当年自己的手艺是姐夫教的,现在孩子也在跟着自己的姐夫学习。未来孩子还会做这一行吗?胡师傅说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浮躁,社会也浮躁,修补是一门要定下心的手艺,学得慢,来钱也慢!”胡师傅至今没有一个徒弟,没有人愿意学。传统手艺逐渐被高科技代替,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但是当他们彻底消失后,又突然觉得少了什么,也许是当袖口被磨出一个洞的时候,也许是锅碗瓢盆坏了又不至于要扔掉的时候……

理想
修修补补了几十年的胡师傅,也有修补不了的时候,“你们知道哪里可以学绣花吗?有的衣服啊,它补不了,我就想绣点东西上去。”难以想象,繁华的商业圈,路边的修补摊,低着头的大男人,与一颗绣花的心。拿走衣服的市民,一句下次再给钱!胡师傅就让他走了,这么多年被骗过吗?胡师傅:“当然被骗过。以前为了几块钱,要和顾客大吵一架,结果一天心情都不好。后来想通了,吃点小亏没什么,诚信待人,人家也会诚信待自己。”在浮躁的社会,能有这样的心境,实在是可贵。

罢了,旁边的熟悉的市民问“今天又骗了多少钱啊!”“哈哈哈,没骗多少没骗多少!”
收摊,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上一篇:短视频中混乱的儿童交际圈背后,是未成年情色犯罪!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