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手机口”兼职陷阱!中国移动:求职莫踩违法陷阱

“在家打电话就能赚钱,日结薪资超千元”“无需经验,会用手机就能做”……近期,网络平台上频繁出现这类低门槛、高回报的兼职信息,看似轻松的工作背后,实则隐藏着“手机口”诈骗陷阱。中国移动江苏公司无锡分公司(以下简称“无锡移动”)针对此类新型兼职骗局,发布专项反诈提示,提醒广大求职者尤其是青年群体,认清“手机口”兼职的违法犯罪本质,避免沦为诈骗帮凶。

 

 

何为“手机口”?无锡移动反诈专班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团伙衍生出的新型犯罪模式:诈骗团伙通过社交群、招聘平台等渠道,以“高薪兼职”为噱头招募人员,要求参与者使用个人手机或团伙提供的设备,按照固定话术向指定对象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或社交消息。这些内容看似普通,实则是诱导受害者添加诈骗账号、点击钓鱼链接,甚至直接游说受害者转账汇款,而参与者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诈骗信息传递的“中间一环”,实质上已经涉嫌违法犯罪。

 

“很多人以为只是‘打打电话、发发消息’,不会触犯法律,却不知已涉嫌违法。”法律专业人士指出,“手机口”参与者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提供通信帮助,已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简称“帮信罪”)的构成要件,一旦查实,将面临最高三年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此外,参与者使用个人手机号作案,还可能导致身份信息被诈骗团伙滥用,后续面临银行卡冻结、征信受损等问题,甚至需承担受害者的经济损失赔偿。

 

从近期无锡移动监测数据来看,“手机口”兼职骗局的目标群体多为学生、待业青年及灵活就业者,这类人群因求职需求迫切、防范意识较弱,容易被“日结高薪”“工作轻松”等话术吸引,最终跌入违法陷阱。

 

为筑牢反诈防线,无锡移动多维度开展宣传工作,组织反诈宣传人员走进学校、社区,通过摆摊宣传等形式,讲解“手机口”的法律后果,并发放提醒传单。同时,针对“手机口”诈骗特征,依托技术手段建立专项识别模型,对异常通信行为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并及时将线索推送公安机关协助打击。暑假期间,已协助打击“手机口”简易GOIP组网涉诈人员十余人。

 

无锡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持续加大“手机口”骗局的宣传预警力度,联合公安、教育等部门开展常态化反诈教育,帮助求职者树立“找兼职先辨真伪,遇诱惑先查风险”的意识,切实守护市民的财产安全与法律权益。

上一篇:中国移动开展“心级服务”活动,携手共创美好数字生活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