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城近几年高楼渐起,随着中山路一栋栋美食大楼的兴起,火车站南北候车室打通,在这片繁华的主城土地下,藏着一部分90后无锡人的童年记忆,那是几代人生活过的江南小巷——周山浜。
2015年10月,无锡撤销了崇安区、南长区与北塘区,合并为梁溪区。在老崇安区的东北角,也就是今天的无锡火车站北广场,是锡城曾经盛极一时的繁华工商业区:周山浜。
记忆中的周山浜,是狭小的,潮湿的,拥挤的。在南至沪宁铁路,北至北新桥的周山浜里,宽度仅几米的小路,大家毗邻而居。每到夏天,家家户户标配藤椅大蒲扇,记忆中只有幼儿园的我,学着大人也要把上衣脱了坐在藤椅里,看着大人把一桶桶井水浇在地上,现在想起来,还能听见凉水触碰到地面发出的滋滋声,似是有青涩的雨后味道徘徊在鼻子边儿。
第一次独自走出出生的那条小巷“树德里”,是去周山浜小学。与现在的小学不同,周山浜小学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整个小学也只有6个班。没有一个像样的操场,现在回想起来,那更像是一片沙地,坑坑洼洼,可能是被石子绊倒了太多次,导致过去十几年了,依旧忘不了那个不像样的操场,坑坑洼洼地绊在了我的脑海里。
周山浜小学往前走,是“高大无比”的崇安医院。在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巷孩子眼里,那几层楼高的红色医院,是地标性的建筑。闭上眼睛,跟着回忆沿崇安医院往前走,就是周山浜菜场了。菜场到底有多大?在夸张化的童年记忆里,要走上那个菜场,要爬几百级的台阶。
曲折有致的一字型周山浜大街上,沿街都是两层楼高的建筑,一楼作商铺,二楼住宅。社会百态,尽在其中,照相馆、烟酒店、弹棉花店、钟表店、早餐店……还有那个日日放学经过的磁带店,在那儿我倾尽一个小学孩童的积蓄,买了每一部周杰伦的磁带。那时的音乐世界,不像现在,有线上APP榜单,有微博明星互动。那时的流行音乐,全靠购买磁带积攒的人气。谁的磁带卖的最好,去店门口听听在放谁的歌,那准没错!
与现在的生活相比,小巷生活总是简单,要喝热水,提上热水瓶,走去离家门口就十几米的老虎灶,打上一瓶5毛钱的热水,再洗一个2块钱的热水澡。100米处的拐角,是“高大无比”的公共厕所,一间垃圾收集房,一边男厕一边女厕,最后边儿,还有像浴缸一样的大水池,每天早上都有源源不断的清水在放,后来我才知道,哦,那是洗马桶的!在我的记忆里,地标性的建筑,除了崇安医院,就是这个公共厕所了!他们一样的“高大无比”。我在那儿吃过不知名的野草,见过死去的野猫,捡过别人扔掉的垃圾,像挖宝藏一样,挖过附近所有的泥土。
在更小的时候,已经记不清是几岁了,父母会带着我去看火车。轰隆隆的火车开过,连带着地面都在震动,我当时还有一丝害怕。无锡老火车站始建于1906年,2003年南广场改造,一大批站前商贸街兴起。当时只有三、四年级的我,放学了总是不会准时回家,必定要去新火车站溜达一圈。当时的新火车站在我眼里有多前卫呢?花坛里和喷泉池里有鹅卵石,闲了,还要摸几个漂亮的带回家,心里偷偷地美滋滋。
而今天的无锡中央车站,前身就是周山浜公交总站。在我的年幼记忆里,一到节假日,就会有一辆又一辆满载的车子,带着一批批人来到周山浜,巷子里的老人会嚷嚷“乡乌宁!吵撒咧!”、“都是上海小瘪三,闹哄哄个!”
2008年4月,周山浜发起动迁“发令枪”,将近60万平方米的老房面临改造,一个时代就这么落幕了。有些事物终将变迁,有人感慨,有人追思,时间马不停蹄在前进,不变的是那片土地它曾经存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