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家bilibili纪录片创新空间
在丁蜀镇陶二厂揭幕
不仅让超2000万播放量的纪录片
《泥的名字》从屏幕走向现实
还通过精心打造的
文创区、观影区、展陈区
为市民游客构建了
沉浸式体验紫砂文化的多元空间
步入bilibili纪录片创新空间,地铁车厢的造型让人眼前一亮,车厢左边通往多元世界方向。在这里,bilibili(B站)标志性IP“小电视”化身“紫砂匠人”,区域内还集结了初音未来、罗小黑等24款超人气IP衍生品。据了解,为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丁蜀镇与B站开展创新合作,利用平台的口碑效应和年轻化用户属性优势,更好赋能地方文旅发展。
今年6月,江苏陶都产发集团与B站联合出品的纪录片《泥的名字》上线不到24小时,播放量就突破140万次,登上网站首页推荐位。“创作团队历时一年深入调研,从200多位紫砂艺人中筛选出20位代表性人物,再以两年时间跟踪拍摄,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内容和鲜活的人物,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紫砂文化的视觉盛宴。”江苏陶都产发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泥的名字》不仅记录了紫砂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进程,更展现了紫砂文化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与活力。
纪录片上线后累计播放量已突破2000万次,评分高达9.8分,让受众从不同视角认识了紫砂文化。
如果说《泥的名字》是
紫砂文化“破圈”的“线上引擎”
那么集文化展示、沉浸体验、潮流
互动于一体的bilibili纪录片创新空间
就是其“线下落地”的关键场景
“之前在B站上就刷到过这个视频,一直以来我都对宜兴紫砂特别感兴趣,这次特别高兴能在文创区买到《泥的名字》和B站的联名文创。”外地游客钱女士说。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泥的名字》首场线下活动“UP主紫砂壶研学之旅”吸粉无数,B站知名音乐UP主等现场献唱《泥的名字》主题曲,多位UP主化身“紫砂学徒”跟着匠人打泥条、拍身筒、装壶嘴,让年轻群体直观感受非遗的魅力,实现从“认知”到“热爱”的转化。
未来
丁蜀镇将与B站开展常态化联动
进一步探索“线上内容引流+线下体验留存”的
长效机制
在线下开展高人气主题互动活动
让更多年轻人走进紫砂世界
实现非遗活态传承